> 香烟价格表 > 雪花掌中幻影,岁月烟火人生(雪花烟花火花是什么电视剧)

雪花掌中幻影,岁月烟火人生(雪花烟花火花是什么电视剧)

声明:本人不是诗人,更不会写诗。所有文字都是心灵碰撞跌落的声音,或者说是一种机缘巧合。若有触及,纯属意外。——诗梦江南

编者注:即日起,推出“江南侃诗”栏目。大家知道,诗是不能说破的,就像魔术一样,揭穿就失去了本来的神秘感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评说别人的诗,本身就是“愚者”所为,因为所处的角度不同,一首诗的理解就会千人千面,这也是一首好诗的魅力所在。不过,“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”,探讨学习,也未尝不可。栏目取名“江南侃诗”,并非江南一人之言,而是广大诗友学习交流的天地。

感谢马后炮老师的抬爱!

一掌雪花和一把岁月的烟

——从一首《高度》说说诗梦江南诗中的美感

文/马后炮

诗梦江南的诗,始终坚持他追寻的“情感”与“美感”,难能可贵。笔者班门弄斧,斗胆闲话一下《高度》这首诗,不当之处,敬请批评指正。先上诗:

高度

作者:诗梦江南

/

或许,你的执着

是对的

一掌雪花的温度

最终,还是高不过

一把岁月的烟

而烟雨深处,纷纷扬扬的日子

比柳枝折断的伤,更深

比铁轨的喘息,更远

比江南,雨落青石板的节奏

更加幽长

却不及,一杯浅酒

摇出的影子

/

吞下去的时候

就像许多年前,踮起脚尖

总也无法抵达

一片雪花

飞越,心跳时的高度

这首诗很短,只有两节。第一节写景,第二节描述一种感受。看似简单,其意境,美而远。我们逐句进行分析。

诗的题目是《高度》,我们可以想象一下,写什么东西能够表现一种“高度”?而且还很美,我们会想到山、天空、云……等等,可他偏不说这个。一开头就跳出圈子之外,扔出一句似是而非的结论:

“或许,你的执着

是对的”

对在哪儿呢?

“一掌雪花的温度

最终,还是高不过

一把岁月的烟”

这句乍看起来,让人感到莫名其妙,不禁会问:雪花有温度吗?是的,就算有也是零下啊。而接下来的一句,更让人不解,诗者说“高不过一把岁月的烟”。烟有温度吗?而且是“岁月的烟”,何方圣物,见过吗?

深入下去想:雪花和烟都看得见,放在手上却是空的(雪花落在手掌上面,转眼就不见了。诗者强调“一掌”“雪花”,而不是“一把”“雪”。细致入微),两个空空的东西怎么比啊?其实,这也并非与逻辑不符。雪花和烟如果都在同一个人手上,是不是就与手的温度一致啦?是的,这“温度”显然相同。那怎么又“高不过”呢?诗者的思想果然超出想像。其实,这里运用的是一种“错位差”,偷换了概念,用雪花的“温度”与烟的“高度”偷偷进行了比较,不知不觉“请君入瓮”,让人产生错觉,无法对比,似乎又合情合理,新奇超然。你说美不美!

既然说“烟”,就接下去说吧。

“而烟雨深处,纷纷扬扬的日子”

这过度,无懈可击。前面说雪花,雪花显然是北方冬天的常见之物。这里却提到“烟雨深处”,烟雨江南众所周知。诗者一句话,转换了空间。接下来怎么又成了“纷纷扬扬的日子”了呢?我们知道,江南的雪并不多见,就算有,太阳一出也会很快融化消失。又怎么能“纷纷扬扬”呢!显然,“纷纷扬扬”指的是另一个天地。换句话,就是“身处江南,睁眼闭眼依然还是那些纷纷扬扬的记忆”。这些记忆又是如何呢?诗者进行了一连串的对比:

“比柳枝折断的伤,更深

比铁轨的喘息,更远

比江南,雨落青石板的节奏

更加幽长”

这里情景交融,说到折柳(送别)、铁轨(火车),一直到江南青石板上的雨声。多美的意境!这里肯定有一个美好的故事,难以释怀。

接下来,笔锋一转:这一切

“却不及,一杯浅酒

摇出的影子”

这里可谓点睛之笔。为什么说“摇”,不说“碰”呢?“碰”,至少两人以上。试想,一个人,听着江南的雨声,独酒一杯。美不美?就算是忧伤,也那么美!

一杯浅酒,摇出一个“影子”,这“影子”又是何物?而且,一切的一切都比不过它!给人留下无尽的空间。

本来,写到这里,戛然而止,也不失为一首好诗,而诗者偏不知足。让读者稍稍缓一口气,转入下一节:

“吞下去的时候

就像许多年前,踮起脚尖

总也无法抵达

一片雪花

飞越,心跳时的高度”

正常人去写的话,一定会继续刚才那个“影子”。而诗者高明之处就在这里,他偏不。而是说“吞下去的时候”。注意是“吞”,而不是“饮”“喝”“咽”,什么东西用“吞”啊?一定是味道不好的,比如“苦”。

吞下去是一种什么感觉呢?又没有直说,而是打一个比方。如果说“像”一种感觉,也就罢了。诗者非要说像一种“高度”,又“错位”了吧!不过这个“位”,又“错”得让人毫无觉察。就算踮起脚尖,也够不着。其实,还是说那个“影子”,许多年前,够不着,现在依然够不着!

够不着什么呀?“一片雪花(又是“雪花”,再一次把人引入一个下雪的冬天。也算是首尾呼应了吧)飞越,心跳时的高度”。心跳有多高,你见过吗?雪花又怎么飞越啊?再提醒一下:这里用的是“飞”,而不是“飘”,“飞”是主动的,“飘”是被动的。一个字也不放过!

雪花又怎么飞过心跳啊?显然里面暗藏玄机,而且是“踮起脚尖”……不说了,还是留给大家去想吧。

结尾把情感又一次推向高潮,留下更多的思想空间。你说这个《高度》美不美!

诗题为《高度》,从头到尾,或明或暗,一直在对比。我想,诗中一定还有诗者没有说出来的另一种高度。

(马后炮,一无名小辈也--作者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