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香烟价格表 > 抽烟成瘾,财富难积(抽烟成瘾图片大全)

抽烟成瘾,财富难积(抽烟成瘾图片大全)

路遥,一个国内家喻户晓的名字,他的文字打动了一个时代的人,所获殊荣已经难以计数。马云就说过:

“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路遥,是他的作品改变了我,让我意识到不放弃总有机会,否则我现在还在蹬三轮车呢”。

可是,这样一个文采斐然,声名在外的大作家,竟然被后人称为“穷”死的人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

路遥确实一直很“穷”,他虽然每月的收入在当时并不算少,而且获奖也很多,可却总是面临着“无米下锅”的状态。

当年,他的小说《人生》获得了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,通知他去北京领奖。可是,他竟然没有去北京的路费,最后不得不找弟弟借钱。

无独有偶,《平凡的世界》再次获奖,一举夺得“茅盾文学奖”,可他还是没有钱付路费。路遥只好再次打电话给弟弟,弟弟拿着电话愣了好久,因为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告诉哥哥:我也没有钱。

但是,这种获奖机会对一个作家太重要了,不只是露脸的机会,更是声名的崛起。

于是,弟弟最后找到了当地延安地委副书记冯文德,将这一现实和盘托出。冯文德在考虑到路遥这一奖项对西北作家的影响力之后,最终捐了5000块让他去领奖。

弟弟拿着这笔钱交给路遥,当时只说了一句话:“你以后可别再获什么奖了,要是你得了诺贝尔文学奖,我可没地方给你找外汇。”

当时的路遥有多窘迫可想而知,但他只是哈哈大笑一下,然后骂了一句。

这就是一个文人的真实人生,一辈子为着文字苦耕,可在获奖之后却拿不出钱来去领奖。也正因为如此,人们才会好奇,路遥一个月挣多少钱?得了这么多奖为什么会没有钱呢?说起来还真是尴尬:习惯足以致命。

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路遥,工资确实不多,一个月才四十多块钱,到了九十年代,一个月有两百多块。这些钱对于普通人来说,可能生活是够了,但想要消费奢侈的东西还不足够。

当然,路遥还有很多的稿费,他的收入在当时怎么也算得上一个中上层收入群体,因为那个年代基本也就是这种水平了。

但路遥不一样,他是文人,有着文人的偏执与自我。

每天早上西式餐点不可少,咖啡不可少。

试想想,一个月只有几十块收入的人,每天要花几块钱喝咖啡、吃西餐,这消费水平是什么状态?但他却这样说:

“像我这样出身的人,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看不起自己,需要一种格外的张扬来抵消格外的自卑。”

这如果放在心理学中,那路遥绝对是内心报复性的消费反弹。可他除了西餐、咖啡之外,还有一个更为让人难以接受的习惯:吸烟。

而且,他有着西北人特有的粗旷本质,吸烟如同吃饭一般。更为重要的一点,他习惯在创作的时候吸好烟:恭贺新禧。

这是一种什么烟?我们不吸烟不知道他的价格,但当时路遥在写《平凡的世界》时,因为苦于没有灵感,最后只能将香烟点起来,于是,很快他便开始了一本名著的创作:1975年2、3月间,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,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,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。

这本书一写就是六年的时间,而路遥为这本书点燃得“恭贺新禧”总累积费用是四万多元,每天约2-3包。据说,当时路遥的书架上并没有多少书,但其中一格放的是满满的香烟,而且都这样的好烟。

有人粗略地统计了一下,九十年代的四万元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:当时,北京二环的房价还不足2000块一平米,而四万块若在陕西买房子,估计三、五套根本就不是个事。这样一兑换,路遥竟然在创作一本小说的时候,不知不觉抽掉了几套房子!

当然,在获得“矛盾文学奖”之后,路遥也有了一些钱,他将所有的钱都存在一张存折里,共计一万元。而这一万块就是路遥一生所存的唯一收入。显然,这相比他创作时抽掉的香烟钱,实在是相差悬殊了。

所有人都记得这样一个画面:在路遥准备用“现实主义”创作《平凡的世界》时,将几十条香烟加两罐咖啡装进纸箱里,直接去了煤矿找灵感。

路遥的朋友这样总结他为什么那样穷:“他穷的原因并不复杂,一是挣得不多,二是花得不少。”而他花得最不少的莫过于香烟,而且,据说路遥对香烟已经有了收集的狂热爱好,各种烟盒抽完了也会收集起来,摆在那里就是他对一种香烟的热爱程度。

他曾经有过将一个月的工资全部买成香烟的行为,这也足以说明,路遥最后“穷死”的最大原因,恐怕还是来自对于好烟的热爱。

我们常说,叛逆是对成长的回馈。

路遥的童年、青年都是处于贫穷状态的,他对朋友说:“我这十几年,吃的是猪狗食,干的是牛马活……”,所以,在他能够消费,或者说想要消费的时候,他选择了异于常人的偏执。

香烟看似只是他“致穷”的一个原因,但现实还是他对这种心理渴望的回馈。但愿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充满了“富足”,从而远离对于物质不屑却又渴望不已的后果。